北斗時鐘服務器的產生背景
“時間”是一個即非常古老又非?,F代的概念。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時間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時間統一系統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概念,但是人類的活動離不開統一的時間。這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切身體會,例如上下班,如果每個人戴的手表都是各走各的,好不相關,不難想象連正常的辦公秩序都沒有,又談得上協調一致有效地工作。遠古時,人們根據所看到的太陽相對于自己的位置,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安排工作和生活,可以說這是古老的時間統一系統。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特別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械化,信息化,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時間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催生了多種授時產品,比如北斗時鐘服務器,網絡對時服務器等等。
北斗時鐘服務器由于授時精準可靠被很多行業廣泛應用,其中航天領域就是北斗時鐘服務器的忠實用戶。并且北斗時鐘服務器是經過專門研究中國太空項目的專家印證承認北斗時鐘服務器是能在其覆蓋范圍內提供足夠精準的定位信息。
航天實驗地域遼闊,甚至涉及全球和深空,不可能有單臺設備完成測控任務,需要有多臺設備和系統,甚至包括天基的系統來完成測控任務,這樣工作必定需要統一時間。由于航天器運動速度很快,因此對其測控需要的時間精度相應就很高。某些測量手段的誤差與電波傳播速度即光速相關,他們對時間精度的要求就更高。北斗導航系統授時部分有國家時間頻率基準,它產生的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信號通過授時臺用無線電的方式發播至各地。各地用戶用衛星接收模塊完成時間校準和頻率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