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時系統歷書時的應用
以地球公轉為基礎的歷書時,由于其穩定性比世界時好,當時認為它是一種均勻的時間標準,因此從1966年起在天文歷書中被廣泛采用。歷書時雖然比世界時好,但從歷書時的定義和它的測量方法可知對它的測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也就是說它的實時性遠比世界時差。這就使它無法用于如航天,頻率計量等現代科學技術有高實時性要求的場合。
歷書時從理論上說并不是真正的均勻時間標準。這是因為從原則上講,每一種基本歷表都可以有其自身的歷書時,如由觀測月亮測量的歷書時就與由太陽運動所定義的歷書時有不一致的地方。此外歷書時的定義關聯到一些天文常數,天文常數系統的改變就會導致歷書時的不連續。
由于歷書時存在上述缺點,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自1984年起采用力學時取代歷書時。所謂力學時是統指天體動力學理論及其歷表所用時間,本質上它是理論上類時變量,在廣義相對論中時間尺度被看作四緯時空參考的一個坐標。由于時空彎曲,這些坐標的尺度單位對于地方測量之間不存在普遍的常數關系。這一點與牛頓力學參考架中的情況不同。后者的尺度單位在每一個地方都等于測得的距離和時間。在廣義相對論中被測量的與坐標尺度單位之間的關系與測量者在時空中的位置有關,例如時間尺度就取決于鐘的位置。